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7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chuán sūn  
基本释义:1.亦作"传湌"。
读音: dǔ ní xiàn sūn  
基本释义:《文选.潘岳》:"长傲宾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甞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飱,同"餐"。后因以"睹貌献飧"为帝王微行的典故。
读音: guǐ sūn  
基本释义:1.亦作“簋飱”。盛在簋内的熟食。
读音: fàn sūn  
基本释义:以汤浇饭劝食。
读音: fèi qǐn wàng sūn  
基本释义:犹言废寝忘食。
读音: yǐ yān fèi sūn  
基本释义: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读音: hú sūn  
基本释义:壶盛的汤饭熟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 问 原 守於寺人 勃鞮,对曰:‘昔 赵衰 以壶飧从径,馁而不食,故使处 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胡三省 注:“熟食曰飧。”按,《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作“餐”。
读音: kuì sūn  
基本释义:1.进献饭食。
读音: pán sūn  
基本释义:盘中的熟食。
读音: piǎo mǔ sūn  
基本释义:比喻别人施予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