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14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lǐ bēi  
基本释义:酒杯。
读音: lǐ shuǐ  
基本释义:1.水名。 醴,通“澧”。
读音: lǐ quán  
基本释义:1.甘甜的泉水。
读音: lǐ quán míng  
基本释义:即 唐 魏徵《九成宫醴泉碑铭》。唐 贞观 六年,太宗 避暑 陕西 麟游 九成宫,得泉而甘,因更名 醴泉,敕 魏徵 撰铭。后经书法家 欧阳询 书之刻石,字体纯熟严整,后世推为 唐 楷第一。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康熙 丁酉、戊戌之间,各种楷书俱有翻刻。如《乐毅论》,可谓无憾;《化度碑》、《仙檀记》亦庶几;惟《醴泉铭》竟为流毒,形僻而易似,则相称而为 欧 字,可入上选,究未尝一笔似也。”参见“九成宫”。
读音: lǐ sǎ  
基本释义:药酒。
读音: lǐ yè  
基本释义:甘美的泉水。
读音: lǐ zhǎn  
基本释义:甜酒和白酒。
读音: lǐ cí  
基本释义:古代行冠礼,宾客酌冠者醴酒时的祝辞。
读音: lǐ jiǔ  
基本释义:甜酒。《礼记·丧大记》:“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醴,甜美也,言其水甘如醴酒。”唐 元稹《祭淮渎文》:“维 元和 九年岁次甲午十二月朔甲辰某日辰,使谨遣某,用少牢醴酒之奠,昭祷于 淮瀆 长源公 之灵。”《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晋文公 闻 太叔 和 隗氏 俱已伏诛,乃命驾亲至 王城,朝见 襄王 奏捷。襄王 设醴酒以饗之。”
读音: lǐ jiǔ bù shè  
基本释义:醴酒:甜酒。 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