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27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jì jí  
基本释义:犹乐籍。借指入乐籍的妓女。
读音: jí nián  
基本释义:东晋 和 南朝 凡在官役者,户口均列入黄籍。黄籍中登记的服官役的年限称为籍年。《宋书·孝义传·何子平》:“子平 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读音: zhe jí  
基本释义:1.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
读音: róu jí  
基本释义:见“蹂藉”。
读音: yù jí  
基本释义:仙人的名籍。
读音: zōng jí  
基本释义:1.皇族的谱牒。
读音: qiān jí  
基本释义:更改册籍。宋 刘敞《无为军录事参军马易简可太子中舍致仕诰》:“控搏禄利者,至於迁籍损年,饰貌匿衰,以缓退休之期。”
读音: yǐn jí  
基本释义:1.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
读音: jí zhù  
基本释义:东晋 和 南朝 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 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 便去官从实还养,有司以 岱 违制,将欲纠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元起 在道久,粮食乏絶,或説之曰:‘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若检 巴西 一郡籍注,因而罚之,所获必厚。’”胡三省 注:“谓民多诈疾,注之於籍,以避征役。”
读音: yùn jí  
基本释义:见“醖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