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查询 | 按朝代查询 | 按标签查询

清明

【作者】黄庭坚 【朝代】
译文对照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雷惊天地龙蛇雨足郊原草木柔。

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清明 赏析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出句点题:“佳节清明”,似无新意;继而写景,“桃李”春风“野田荒垅”,意象格调迥异,再对举喜“笑”和悲“愁”,意境顿出。突兀的情感,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悚然。“清明”对于“桃李”来说,自是“佳节”,因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是眼下,也绽尽春光,引领季节的舞台,缘何不“笑”呢?只是这“笑”越张扬,越能对比出下句的悲凉。“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清明”这个节日本身。累累埋骨,处处荒冢,忠奸贤愚冤怨节烈,统归于黄土,怎会不“生愁”呢?大地无言,只能却披衰败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