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查询 | 按朝代查询 | 按标签查询

【作者】欧阳修 【朝代】
译文对照
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朝寒棱棱风莫犯,莫雪緌緌止还作。
驱驰风云初惨淡,炫晃山川渐开廓。
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
美人高堂晨起惊,幽士虚窗静闻落。
酒垆成径集瓶罂,猎骑寻踪得狐貉。
龙蛇扫处断复续,猊虎团成呀且攫。
共贪终岁饱麰麦,岂恤空林饥鸟雀。
沙墀朝贺迷象笏,桑野行歌没荒屩。
乃知一雪万人喜,顾我不饮胡为乐。
坐看天地绝氛埃,使我胸襟如洗瀹。
脱遗前言笑尘杂,搜索万象窥冥漠。
颍虽陋邦文士众,巨笔人人把矛槊。
自非我为发其端,冻口何由开一噱。
标签: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交游,以诗唱和。后入朝任馆阁校勘,欧阳修因事遭贬,他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与张秀才第二书》),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平易流畅、委婉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