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查询 | 按朝代查询 | 按标签查询

元日

【作者】李世民 【朝代】
译文对照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矣熏风茂,哉帝道昌。

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标签:

元日 作者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