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5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kuáng dú  
基本释义:谓无休止地烦渎。 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世室》:“上怒甚,謫为 湖广 永州 卫经歷。盖嘵嘵狂瀆者凡八年而始逐,天下快之。”
读音: kāi dú  
基本释义:开通水道;开凿河渠。
读音: tōng dú  
基本释义:犹四渎。泛指河流。
读音: zhī dú  
基本释义:支流。
读音: wǎng dú  
基本释义:欺枉轻慢。《明史·鞑靼传》:“明年夏,万达 復言:‘敌自冬涉春屡求贡,词恭,似宜许。’不听,责 万达 罔瀆。”
读音: náo dú  
基本释义:叨扰;纷扰。 《太平广记》卷九五引 唐 莫休符《桂林风土记·道道林林》:“贫道在此挠瀆多年,更无所酬。”《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若能自干本局,则百职不严而肃,又何患乎政事之挠瀆哉!”
读音: mín dú  
基本释义:即 岷山。
读音: quǎn dú  
基本释义:田间沟渠。
读音: hùn dú  
基本释义:侵扰;渎犯。 宋 李纲《辞免知潭州第三奏状》:“动致烦言,溷瀆宸听,卒不能有以少称知遇之意。”明 唐顺之《救荒渰记》:“自是百年沮洳,鬱为沃壤。水降土升,不相溷瀆。各効其职,以宜地产。萑藋既去,生我稻粱。”
读音: zuì dú  
基本释义:犹诬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