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32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fǔ zì  
基本释义:1.抚养。
读音: fù zì  
基本释义:旧指神龟背负《洛书》,为帝王受命之瑞。
读音: fù nǎo wén zì  
基本释义:可称为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形码、音码、意码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上同时起作用,可称为复脑文字。
读音: huó zì  
基本释义:以前印刷上用的泥质、木质或金属的方柱形物体,一头铸有或刻有单个的字或符号,排版时可以自由组合,灵活运用。
读音: tóng huó zì  
基本释义:铜制的印刷活字。 公元1403年,朝鲜 已开始大量铸造铜活字印书。制法先用黄杨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铜液成字。中国 明 代 弘治 正德 年间(1488-1521年),在 无锡、常州、苏州、南京 一带曾广泛应用铜活字印书。清 雍正 四年(1726年),武英殿 曾用铜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亦省称“铜字”。《清会典事例·内务府三十·武英殿库作》:“铜字库,库掌一员,拜唐阿二名,专司铜字铜盘及摆列等事。”
读音: qiān huó zì  
基本释义:即铅字。
读音: jī zhōng jǐn zì  
基本释义:指 晋 窦滔 妻 苏蕙 所作织锦回文《璇玑图》。
读音: hēi tǐ zì  
基本释义:笔画特别粗的一种铅字字体。
读音: héng zì  
基本释义:横行的字。
读音: héng luó shí zì  
基本释义:谓横躺床上,手脚伸开,身体形如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