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49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pí pá tíng  
基本释义:亭名。 在 江西省 九江市 西,长江 东南岸。唐 白居易 任 江州 司马时,送客 湓浦口,夜闻邻舟琵琶声,作《琵琶行》,后人因以名亭。宋 辛弃疾《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词:“琵琶亭 畔多芳草,时对 香炉峯 一笑。”清 赵翼《守风遣闷》诗:“琵琶亭 畔雨如丝,津吏拦江一缆维。”
读音: píng tíng  
基本释义:谓研究斟酌,使得其平。亦泛指评议。
读音: mò miào tíng  
基本释义:1.亭名。在 浙江 吴兴 旧 湖州府 署内。宋 熙宁 五年,孙莘老 任 吴兴 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 汉 以来古文遗刻,故名 墨妙亭。苏轼 为此作《墨妙亭记》。
读音: mò zhú tíng  
基本释义:亭名。 在 江西 瑞昌 西。宋 元丰 年间,苏轼 自 黄州 至 筠州 探视弟辙经此,题诗石上,以余墨洒竹,后人筑亭于山。参阅《嘉庆一统志·九江府一》。
读音: táo rán tíng  
基本释义:在 北京 市区南隅,右安门 内东北。原在 辽 金 古寺 慈悲院 内,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 江藻 在其中西部建厅三间,取 唐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句“更待菊黄家醖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 陶然亭。1949年后,疏浚池塘为东、西两湖,堆积假山,广植花木,辟为 陶然亭公园,为游览胜地之一。
读音: róng tíng  
基本释义:边境哨所。
读音: mù tíng  
基本释义:墓地上的碑亭。
读音: qí tíng  
基本释义:1.市楼。 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论》:“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里有土臺,高三丈,上有二精舍。赵逸 云:‘此臺是中朝旗亭也,上有二层楼,悬鼓击之以罢市。’”唐 王勃《临高台》诗:“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唐 杜甫《入衡州》诗:“旗亭壮邑屋,烽櫓蟠城隍。”
读音: qiān qiū tíng  
基本释义:1.亭名。在河北省内丘县(旧柏乡县)。
读音: rú tíng  
基本释义:汉 徐穉(字 孺子)之祠。 故址在今 南昌市。唐 罗隐《锺陵见扬秀才》诗:“孺亭、滕阁 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