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结尾的组词,共有197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zàn měi shī  
基本释义:基督教徒赞美上帝或颂扬教义的诗歌。也叫赞美歌。
读音: qī yán shī  
基本释义:每句七字的旧诗,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读音: shí qī zì shī  
基本释义:诽谐诗体。 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 宋 代 山东 张山人 寿,流行于 元祐 绍圣 间。宋 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龟父 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 次守 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 龟父 是年自 洪州 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 宋 王闢 之《渑水燕谈录》卷十、宋 洪迈《夷坚乙志·张山人诗》。
读音: miáo shī  
基本释义:谓作诗无创造性,依傍、承袭古人。
读音: yào míng shī  
基本释义:此诗是萧纲的宫体诗之一,虽嵌有十个药名,但并不觉得是有意而为之,融合之自然精妙,令人叹服。
读音: sān shè rén shī  
基本释义:指 唐 之 令狐楚、王涯、张仲素 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读音: qì shī  
基本释义:晋 王裒 字 伟元。性纯孝。父母殁后,每读《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语,未尝不三复流涕。事见《晋书·孝友传·王裒》。后遂用为典实。
读音: qiān shī  
基本释义:寺庙中供卜问吉凶所编的诗句。多写于竹制签牌上,贮于签筒内,由卜问者抽取,而后据诗意附会人事吉凶。
读音: sān yán shī  
基本释义:旧诗体的一种。以三字为句,故名。清 赵翼《陔馀丛考·三言诗》:“三言诗,《金玉诗话》谓起於 高贵乡公。然 汉《安世房中歌》‘丰草葽’及‘雷震震’二章,《郊祀歌》之‘练时日’、‘太乙貺’、‘天马徠’等章,已创其体,则不始於 魏 末矣。刘勰 又引《喜起歌》为三言之首,而谓诗之有三、五言,多成於 西汉,盖《国风》:‘山有榛’、‘隰有苓’,《周颂》:‘绥万邦’、‘屡丰年’之类。古诗中原有此句法,特 汉 初以之为全篇,遂成此三言之一体耳。”
读音: sān xiāng shī  
基本释义:三乡,地名。在今何地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