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16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lù mù  
基本释义:指经受着风霜露雪考验的树木。《南齐书·王融传》:“春庚秋蟀,集候相悲;露木风荣,临年共悦。”前蜀 贯休《和杨使君游赤松山》:“乳猿剧黠掛险树,露木翠脆生诸峯。”
读音: lù pǔ  
基本释义:凝结着露水的树丛。
读音: lù duǒ  
基本释义:带露水的花朵。
读音: lù xiǔ  
基本释义:财物堆积在露天日久而朽烂。语本《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隋书·蔡王智积传》:“人或劝 智积 治产业者,智积 曰:‘昔 平原 露朽财帛,苦其多也。吾幸无可露,何更营乎?’”
读音: lù bǎn  
基本释义:1.亦作“露版”。指奏章。因其不缄封,故称。
读音: lù zhù  
基本释义:指旌表门第立柱柱端的龙形部分。
读音: lù gēn  
基本释义: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根,国之根本,指人民。《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国无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渐。”明 彭大翼《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国无一年之积,则有露根之渐。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国以民为本,故国无积蓄,则民渐至於流离暴露也。”
读音: lù héng  
基本释义:木排。 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五年,大旱,陂湖竭涸,苗稼焦枯,祈祭山川,累旬无应;毅 乃请僧设斋,盖 亦在焉。斋毕,躬乘露桁,浮泛川溪。”
读音: lù táo  
基本释义: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后因用“露桃”称桃树、桃花。
读音: lù sāng sàn  
基本释义:一种药名,主治多汗、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