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301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zhú dàn  
基本释义:竹绳。繵,同“缠”。
读音: zhú zhǐ  
基本释义:以嫩竹为料所制的一种纸。
读音: zhú liàn bù  
基本释义:见“竹疏布”。
读音: zhú zhī yā  
基本释义:一个粤语词汇,本指用竹篾织成、内部空心的鸭子,也直接比喻没有感情的人。
读音: zhú lǚ  
基本释义:古代上元节挂的一种用竹丝编的彩灯。明 袁宏道《岁时纪异》:“正月上元作灯市,採松叶结棚于通衢,下缀华灯,灯有楮练、罗帛、琉璃、鱼魫、麦丝、竹缕诸品。”
读音: zhú biān  
基本释义: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如果盒、提篮等。
读音: zhú qìng nán shān  
基本释义:《汉书·公孙贺传》:“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 ”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清 感惺《断头台·受谳》:“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鏡臺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竹罄 南山。”
读音: zhú lú  
基本释义:见“竹炉”。
读音: zhú lián  
基本释义:悬挂在壁间或柱上的竹制对联。
读音: zhú ròu  
基本释义:1.亦称“竹菰”。 生在朽竹根节上的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