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10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táo fù  
基本释义:谓不愿求富。
读音: táo wū  
基本释义: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语本 唐 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綺罗筵,只照逃亡屋。”宋 张耒《海州道中》诗之二:“逃屋无人草满家,纍纍秋蔓悬寒瓜。”宋 岳珂《桯史·开禧北伐》:“道旁逃屋皆是,臭不可近。”
读音: táo shān  
基本释义:谓隐居。
读音: táo xí  
基本释义:在宴会中因怕劝酒而离开:借故~。
读音: táo guī  
基本释义:逃逐,逃回。《春秋·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 首止,郑伯 逃归不盟。”《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后 炽磐 逃归,为追骑所执。”
读音: táo xíng  
基本释义:犹藏身。
读音: táo xǐ  
基本释义:谓离乡逃奔他处居住。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民贫者﹞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世宗 听得居民恁地逃徙,急驰詔禁止剽掠。”郭希仁《从戎纪略》:“陈殿卿 出省时,队官某竟带全队潜逃……沿路百姓逃徙一空。”
读音: táo è  
基本释义:犹言掩盖罪过。
读音: táo qíng jiǔ  
基本释义:一种奇药,服下可令人身一切活动机能完全停顿,如蛇类之冬眠。
读音: táo hù  
基本释义: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天兴 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清 邵廷采《田赋略》:“唐 之分崩离析也,由 宇文融 括羡田、逃户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