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以" "开头的组词,共有204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hū lì  
基本释义:亦作“疎利”。疏泄。
读音: shū là là  
基本释义:1.亦作“疎剌剌”。亦作“疎辣辣”。亦作“疎喇喇”。象声词。
读音: shū jiǎn  
基本释义:剪去树上过密的、无用的枝条。
读音: shū lè  
基本释义:古 西域 诸国之一。王莽 时称 世善,唐 名 佉沙。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一带。其治 疏勒城,即今 疏勒县。《后汉书·班超传》:“臣见 莎车、疏勒 田地肥广,草牧饶衍,不比 敦煌、鄯善 閒也。”唐 皇甫冉《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节比全 疏勒,功当雪 会稽。”明 梁伯龙《念奴娇序·拟出塞》曲:“北接 莎车,西通 疎勒,班超 原是一书生。”清 赵翼《张甥圣时宦新疆之奇台尉五年俸满告归喜赋》:“疏勒 泉清禾满野,祁连山 迥雪弥天。”
读音: shū lè guó  
基本释义:疏勒国(梵Kha^sa,藏Shu-lig、Shu-lik)为西域古国,著名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读音: shū sháo  
基本释义:古代柄上刻有饰纹的舀酒浆的器具。
读音: shū bǐ  
基本释义:古代柄上刻有饰纹的匙类食具。
读音: shū huá  
基本释义:疏麻的花。古代常用以赠别。
读音: shū pǔ  
基本释义:1.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
读音: shū wài  
基本释义:亦作“疎外”。疏远见外。《三国志·蜀志·刘永传》:“皓(黄皓)既信任用事,譖构 永 于 后主,后主 稍疎外 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餘年。”唐 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愚以为苟虑有所及,宜密以上闻,不宜以疎外自待。”明 张居正《答南列卿陈我度》:“比闻公不乐南行,谓孤听譖言,有所疏外於执事者,此过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