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63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jiàn bǐ  
基本释义: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南朝 陈 徐陵《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宋 朱熹《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清 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马茂元《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读音: diǎn bǐ  
基本释义:犹染翰。
读音: bǐ tiē  
基本释义:手写的便条。
读音: xì bǐ  
基本释义:随意戏作的诗文书画。
读音: bǐ zhū  
基本释义:犹笔伐。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打算调查战地惨状,以反对 齐燮元,同时对于 曹锟、吴佩孚 辈加以笔诛。”
读音: sàn bǐ  
基本释义:即散卓笔。
读音: tuó bǐ  
基本释义:亦作“槖笔”。 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作持橐簪笔,简称“橐笔”。语本《汉书·赵充国传》:“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元 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鵷凤,御士櫜弓尽虎羆。”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 淀园 被毁,昔日天潢授简之区,邹 枚 橐笔之舍,瑶瓦芝楣,鞠为茂草。”后亦以指文士的笔墨耕耘。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明 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百人橐笔仅一登科。”
读音: rú bǐ  
基本释义: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读音: bǐ hàn  
基本释义:1.毛笔。唐 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今年敕放 巫山 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读音: bǐ jīng  
基本释义:谓笔墨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