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63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bǐ jù  
基本释义:字据。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随手翻案,检出 魏谦 笔据两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何况又是出了笔据给他的。”鲁迅《彷徨·孤独者》:“我父亲死去之后,因为夺我屋子,要我在笔据上画花押。”
读音: bǐ yàn  
基本释义:1.亦作“笔研”。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夏侯玄”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魏氏春秋》:“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读音: biǎo bǐ  
基本释义:测试仪表上用来接触被测物的笔状物。也叫表棒。
读音: tíng bǐ  
基本释义:1.停止书写。
读音: kū bǐ  
基本释义:1.犹秃笔。 多用为谦词。
读音: yuán bǐ  
基本释义:执笔。
读音: sè bǐ  
基本释义:即五色笔。
读音: bǐ dǒu  
基本释义:谓十分陡峭。
读音: gǎi bǐ  
基本释义:指修改后的文字。
读音: xiāo bǐ  
基本释义:删改定稿。 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序》:“今年自 蓝水 返於故居,整理残帙,此卷犹未失落於担头舱底,儿子某某请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