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02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ǐng zhì  
基本释义:大治。唐 刘禹锡《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物力日完,人风自移。涉月报政,踰年鼎治。”
读音: dǐng mén  
基本释义:1.城门名。 旧 洛阳 城东南有 鼎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郟,山名,鄏,地邑也。十年定鼎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 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唐 刘禹锡《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蔼蔼 鼎门 外,澄澄 洛水 湾。”唐 李贺《许公子郑姬歌》:“桂开客花名 郑袖,入 洛 闻香 鼎门 口。”
读音: dǐng liè  
基本释义:鼎足而列。
读音: xùn dǐng  
基本释义:犹问鼎。
读音: guī dǐng  
基本释义:元龟与九鼎。古时为国之重器。因以比喻帝位。
读音: péi dǐng  
基本释义:加鼎。即宴会时正菜之外的加菜。《左传·昭公五年》:“宴有好货,飧有陪鼎。”杜预 注:“陪,加也。加鼎所以厚殷勤。”杨伯峻 注:“据《仪礼·聘礼》,宾始入客馆,宰夫即设飧,有九鼎,牛鼎一、羊鼎一、豕鼎一、鱼鼎一、腊鼎(乾肉鼎)一、肠胃鼎一、肤鼎(切肉之鼎)一、鲜鱼鼎一、鲜腊鼎一。陪鼎一曰羞鼎,有三,牛羹鼎、羊羹鼎、豕羹鼎各一。”
读音: rán dǐng  
基本释义:谓烧锅做饭。
读音: dǐng zhì  
基本释义:《书·高宗肜日》:“高宗 肜日,越有雊雉。
读音: dǐng ròu  
基本释义:已经解割的牲肉。亦指熟肉。
读音: dǐng huái  
基本释义: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