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569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cí zào  
基本释义:旧俗称送灶神上天为“辞灶”。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举行。清 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礼,夏祀灶,今以季冬。虽与古异,实本功令,乃云灶神於是月二十四日,上天言人功罪,设糕餳酒脯之属以送之,名曰辞灶。愚诬之甚,盖惑於晦日上天之説,遂误以祠为辞耳。”参见“送灶”。
读音: sūn cí  
基本释义:1.谦逊的言辞。孙,通“逊”。《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礼记·儒行》“孙接者,仁之能也”唐 孔颖达 疏:“言孙辞接物是仁儒之技能。”
读音: xuàn cí  
基本释义:炫耀辞藻。
读音: cí jì  
基本释义:犹遗言。
读音: cí qīng  
基本释义:古代的一种习俗。
读音: suǒ cí  
基本释义:猥琐的言辞。
读音: yù cí  
基本释义:寄辞,托意。
读音: cí fú  
基本释义:犹辞官。绂,古代系印的绶带。
读音: cí xùn  
基本释义:1.言辞谦逊。《管子·小匡》:“公子举 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於 鲁,以结交焉。”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今日在远而兴慰纳,辞逊意狭,谓其力尽,适以增骄,不足相动。”
读音: zǎi cí  
基本释义:亦作“载词”。 记载在盟书契约上的文辞。《仪礼·觐礼》“及祀方明”汉 郑玄 注:“及盟时,又加於坛上,乃以载辞告焉。”《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高阙史·杜牧》:“牧 詰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 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