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573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diàn zǐ zhàn  
基本释义:在现代战争中,敌我双方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及一定的电磁环境中,以电子技术为对抗手段而进行的战争。其作战能力与火力、机动能力并列,称为“第三打击能力”。
读音: móu dìng hòu zhàn  
基本释义:要先定好计谋然后再行动。
读音: zhàn lüè dìng wèi  
基本释义:战略定位就是具有攻击性的市场准定位。
读音: zhàn dòng  
基本释义:颤动;抖动。
读音: yùn dòng zhàn  
基本释义: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内进行战役和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的作战形式。 也包括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战而在必要时进行的某些运动性的防御、起辅助作用的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
读音: huái hǎi zhàn yì  
基本释义: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最大战役之一。此次战役,国民党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集结的和以后增援来的兵力共8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以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东野战军围歼敌第七兵团,迫使敌三个半师在台儿庄、枣庄地区起义。第二阶段是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歼敌第十二兵团;华东野战军将由徐州西逃的敌三个兵团包围于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并将其一个兵团歼灭。第三阶段是华东野战军歼灭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之敌。战役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歼敌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读音: huáng lóng zhàn jiàn  
基本释义:战舰名。
读音: zhàn dōu sù  
基本释义:见“战篤速”。
读音: zhàn dǒu  
基本释义:发抖;哆嗦:浑身~。
读音: dǒu zhàn  
基本释义:发抖;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