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112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wǔ shū  
基本释义:焚书而舞。语出《韩非子·喻老》:“王寿 负书而行,见 徐冯 於固涂,冯 曰:‘……书者言也,言生於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於是 王寿 因焚其书而儛之。”清 钱谦益《华山庙碑歌题华州郭胤伯所藏西岳华山庙碑》诗:“儛书不顾经若典,破体岂论隶与蝌。”
读音: zhuī shū  
基本释义:谓装订书籍。
读音: yán shū  
基本释义:唐 颜真卿 的书体。 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颜 书虽庄重而痴肥,无復俊宕之致。”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自书·临颜帖跋》:“余近来临 颜 书,因悟所谓折釵股屋漏痕者,惟二 王 得之。”清 王澍《论书剩语·论古》:“以自然、駘宕求 颜 书,即可得其门而入矣。”
读音: tí shū  
基本释义:亦作“蹏书”。 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读音: zhāo shū  
基本释义:旧时审问犯人时负责记录供词的人员。
读音: shū yín  
基本释义:即书鱼。
读音: wō shū  
基本释义:指古文字。因屈曲如蜗涎痕,故称。
读音: zé shū  
基本释义:问罪的书信。
读音: shǐ shū  
基本释义: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书。
读音: téng shū  
基本释义:金绳函封的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