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使 "字的组词,共有48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xù shǐ  
基本释义:谓服劳役的开端。
读音: shǐ xìng zi  
基本释义:发脾气;任性:不要动不动就~。你可不能~胡来。也说使性。
读音: shǐ yòng quán  
基本释义:法律用语。 依法使用财产的权利。
读音: xún yuè shǐ  
基本释义:1.官名。北洋军阀政府对拥有两省以上的军阀给予巡阅使官衔。
读音: dū yù shǐ  
基本释义:官名,都察院的长官。
读音: zhì zhì shǐ  
基本释义:官名。唐 大中 五年设置,经划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 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 金 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其秩高者称为“制置大使”。制置使往往辖治数路军务,类似 明 清 的总督。《宋史·宁宗纪三》:“成都府路 安抚使 董居谊 为 四川 制置使。”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祖宗朝,制置使多用名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
读音: xún yuán shǐ  
基本释义:汉武帝 派遣 张骞 等出使 西域,寻 黄河 源头,后人称之为寻源使。事见《汉书·张骞传》。
读音: yíng tián shǐ  
基本释义:官名,掌管屯田诸事宜,唐玄宗 时始置,后多由节度使兼领。 《新唐书·宋庆礼传》:“以习识边事,拜 河东、河北 营田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命 河北东、西路 招置营田,以 陈恕 等为营田使。”参阅《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续事始·营田使》。
读音: xiǎo shǐ zhě  
基本释义:古代 高丽 官职名。
读音: shǐ zhái yú  
基本释义:五代 时,钱镠 据有 两浙 等地,征敛繁苛,西湖 渔者每日须纳鱼数斤,因 镠 曾任 杭州 防御使,镇海、镇东 军节度使等职,故称所纳之鱼为“使宅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