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使 "字的组词,共有48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fú shǐ  
基本释义:即符官。
读音: shǐ fú  
基本释义: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汉书·文帝纪》:“﹝ 文帝 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 颜师古 注:“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宋 曾巩《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进闻邦计,出假使符。”
读音: zhú shǐ fú  
基本释义:1.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竹使”。《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郑康成《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读音: huí tú shǐ  
基本释义:1.五代 和 北宋 时 契丹 设置的掌管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事宜的官。《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初,河阳 牙将 乔荣 从 赵延寿 入 契丹,契丹 以为回图使。”胡三省 注:“凡外国与中国贸易者,置回图务,犹今之回易场。”
读音: xuān fǔ shǐ  
基本释义:官名。
读音: shǐ wén fù shān  
基本释义: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读音: fù shǐ  
基本释义:妇事。
读音: fù shǐ  
基本释义:1.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清史稿·职官志六》:“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
读音: kuáng fù shǐ  
基本释义:宋 苏轼 元丰 年间贬为 黄州 团练副使,因自号“狂副使”。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五:“苏东坡 在 黄州,自号 狂副使,其词云:‘更问罇前 狂副使。’”
读音: shǐ mìng gǎn  
基本释义:即一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