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506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yún jiān shī pài  
基本释义:指 明 末 松江(古称 云间)著名诗人 陈子龙、夏完淳 等人形成的诗歌流派。 其诗抒陈爱国抱负,慷慨悲壮。
读音: shī jiān shòu  
基本释义:原谓贫寒与苦吟使诗人的肩胛耸起。 后形容诗人苦吟。语本 宋 苏轼《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二:“遥想后身穷 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红楼梦》第五十回:“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读音: shī jiān  
基本释义:1.亦作“诗牋”。写上诗的笺纸;供写诗的笺纸。
读音: lǎng sòng shī  
基本释义:无固定格律,以节奏明快、音调和谐为特色,适合于朗诵的诗体。
读音: shī lǎo  
基本释义:对诗人的敬称。意谓老于作诗者,作诗老手。
读音: shī lè  
基本释义:指合乐的诗歌。
读音: lè shī  
基本释义:可以入乐的诗。古代与徒诗对言。《史记·佞幸列传》:“延年 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宋 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二》:“然后知《南》、《雅》、《颂》之为乐诗,而诸《国》之为徒诗也。”章炳麟《文学说例》:“半乐诗,乐诗、史诗混合者也。”参阅 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诗入乐说》。
读音: shī lěi  
基本释义:诗人的阵营。 金 赵秉文《送宋飞卿》诗之一:“瘦 李 髯 雷 隔存没,只愁诗垒不能军。”元 袁桷《寄上都子贞伯庸继学三学士》诗:“今岁同行诗垒壮,飞觥击鉢正横戈。”清 龚自珍《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诗垒挟谈兵,文场发武库。”《人民日报》1986.3.5:“千年诗垒焕新容,青兕初来态势雄。”
读音: shí lí shī  
基本释义:诗体的一种。 以十首为限,每首诗题均有“离”字,如“犬离家”、“笔离手”、“竹离丛”之类,因称“十离诗”。
读音: shī jiān  
基本释义:1.写上诗的笺纸;供写诗的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