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04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nà shàn  
基本释义:接纳善言。
读音: nà xié  
基本释义:亦称“纳鞋底”。用线缝制鞋底。纳,通“衲”。
读音: zhōng nà  
基本释义:宋 代募商人运粮秣至边境地区,以供军需,而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指定地点领取现金或盐茶等物,谓之“入中”,亦称“中纳”。
读音: nà zhǐ  
基本释义:即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仪礼·士昏礼》:“纳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纳吉礼。”郑玄 注:“徵,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贾公彦 疏:“纳此,则昏礼成,故云徵也。”《晋书·礼志下》:“江 左以来,太子婚,纳徵用玉璧一,兽皮二,未详何所準况。”《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参见“纳币”。
读音: shòu nà  
基本释义:1.受取;容纳。 《后汉书·宦者传·侯览》:“桓帝 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埶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后唐 明宗 尝入仓观受纳,主吏惧责其多取,乃故为轻量。”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所有‘彼’与‘丈夫’的心中,便都是这‘圣武’的产生所,受纳所。”
读音: xìn nà  
基本释义:相信和采纳。
读音: nà sù  
基本释义: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宋 程大昌《演繁露·纳粟拜爵》:“秦始皇 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 晁错 之所祖效,非 错 剏意也。”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四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内,“纳”的古字。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卖爵》:“买官曰纳粟。”清 李渔《奈何天·虑婚》:“这是条青云路,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
读音: zhēn nà  
基本释义:犹保重。
读音: zhēng nà  
基本释义:1.召用。
读音: nà tǔ  
基本释义:1.献纳土地。谓归附。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吴郡 於 太平兴国 中,钱氏 纳土,士始试於京师焉。”《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以 黎洞 纳土,曲赦 广西。”清 叶廷琯《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此因 钱氏 子孙自纳土以后,既深讳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