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包含有" "字的组词,共有395个词语 点击查看词语解释
读音: shuǐ mò jīng huá  
基本释义:“墨”:书画,墨本。
读音: shuǐ mò huà  
基本释义:中国画的一种。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
读音: huà jiāng mò shǒu  
基本释义: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读音: huáng mò  
基本释义:黄色与墨色。古代校书常用这两种颜色。借指校点书籍。
读音: duàn zhǐ yú mò  
基本释义: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宣和书谱·詹鸾》:“彩鸞 以書《唐韻》名於時,至今斷紙餘墨,人傳寳之。”《宣和书谱·蔡京》:“而 京 獨神會心契,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可與方駕,議者謂飄逸過之。至於斷紙餘墨,人争寳焉。”
读音: dùn mò  
基本释义:盾鼻上磨墨。后借指紧急时写的檄文。
读音: dùn mò  
基本释义:《北史·文苑传·荀济》:“济 初与 梁武帝 布衣交,知 梁武 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后因以“楯墨”为文人从军研墨草檄的典故。
读音: tíng guī mò  
基本释义:南唐 墨官 李廷珪(本姓 奚,后赐姓 李)所制作的墨,坚如玉,纹如犀,自 宋 以来推为第一,世称“廷珪墨”,亦省称“廷珪”。
读音: mò hǎi  
基本释义:盆状的大砚台。
读音: mò é  
基本释义:相传 唐 姑臧 太守 张宪 使家伎代书札,号墨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