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贯道

[guàn dào]  

贯道 基本解释

[guàndào]

1.谓彻悟至理。

2.犹载道。

贯道 详细解释

  1. 谓彻悟至理。

    《关尹子·五鉴》:“勿以我心揆彼,当以彼心揆彼,知此説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贯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三国志·吴志·顾谭传》:“薛综为选曹尚书,固让谭曰:‘谭心精体密,贯道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诚非愚臣所可越先。’”

  2. 犹载道。

    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於斯道,有至焉者不也?”宋刘本《<初学记>序》:“《礼》《乐》之文,随世而存亡,不见其大全,惟是《诗》《书》垂世,焕乎其可观者,皆贯道之器,非特雕章繢句以治聋俗之耳目者也。”清钱谦益《<苏州府重修学志>序》:“朱伯原之文曰:‘为文足以贯道,为经足以通理。’其绪言具在也。”

贯道 详细释义

词目:贯道贯道,明非通理,彻悟道理。“贯”,穿,通,连:~穿。~串。~通(a.连接,沟通;b.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道”,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