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浮词

[fú cí]  

浮词 基本解释

[fúcí]

不切实际的言辞;没有根据的话:~艳句。满纸~。

浮词 详细解释

  1. 虚饰浮夸的言词。

    《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詔书,禁人上书言圣,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唐白居易《论于頔所进歌舞人事宜状》:“内足以辩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词。”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听了这一谜的浮词。”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敷衍凑拍,满纸浮词。”

  2. 指应酬之言。

    《再生缘》卷七九:“尔娘亲,一派浮词虚爱惜,应酬全是为夫家。”

  3. 多休累赘的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唐刘知几《史通·浮词》:“昔夫子断唐虞以下迄於周,翦截浮词,撮其机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沉约、魏收诸史,而知李延寿之史之得也,其浮词简也;读范曄、陈寿二史,而知李延寿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