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贼臣

[zéi chén]  

贼臣 基本解释

[zéichén]

1.奸臣;乱臣。

2.对敌寇之臣的贬称。

贼臣 详细解释

  1. 奸臣;乱臣。

    《管子·权修》:“杀不辜而赦有罪,则国不免於贼臣矣。故夫爵服贱,禄赏轻,民閒其治,贼臣首难,此谓败国之教也。”《史记·蒙恬列传》:“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唐武则天《臣轨》卷上:“五曰专权擅威,持操国事以为轻重,於私门成党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权,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清谭嗣同《致梁启超书》之三:“我圣上之命,悬於太后、贼臣之手,嗣同死矣!嗣同之死毕矣!”

  2. 对敌寇之臣的贬称。

    清阎尔梅《绝贼臣胡谦光》诗:“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