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杖策

[zhàng cè]  

杖策 基本解释

[zhàngcè]

1.亦作“杖筴”。拄杖。

2.执马鞭。谓策马而行。

3.谓追随;顺从。

杖策 详细解释

  1. 亦作“杖筴”。拄杖。

    《庄子·让王》:“﹝大王亶父﹞因杖筴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於岐山之下。”成玄英疏:“因拄杖而去。”唐杜甫《别常徵君》诗:“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明夏完淳《秋怀》诗之二:“驾舟凌洪波,杖策穷崇山。”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生於读书之暇,杖策出游,信足所至。”

  2. 执马鞭。谓策马而行。

    《后汉书·邓禹传》:“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进及於鄴。”唐魏徵《述怀》诗:“杖策謁天子,驱马出关门。”明李梦阳《徐子将适湖湘》诗:“英雄杖策集军门,金华数子真絶伦。”清吴伟业《又咏古》之四:“弱冠拜司徒,杖策功名收。”

  3. 谓追随;顺从。

    《魏书·张衮传》:“昔乐毅杖策於燕昭,公达委身於魏武,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清陈梦雷《绝交书》:“逆贼分曹授官……顾乃翻然勃然,忘廉耻之防,循贪冒之见,轻身杖策,其心殆不可问。”

杖策 详细释义

杖策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杖筴”。拼音:zhànɡcè解释:1、拄杖。2、执马鞭。3.谓追随;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