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历草

[lì cǎo]  

历草 基本解释

[lìcǎo]

1.即蓂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2.亦称“歷荚”。即蓂荚。

历草 详细解释

  1. 即蓂荚。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历草滋。”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尧为仁君,一日十瑞……历草生阶,宫禽五色。”南唐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一本作“歷草”。参见“历荚”。

  2. 亦称“歷荚”。即蓂荚。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紫脱华,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李周翰注:“尧时有蓂荚草生于阶,有十五叶,从月一日日生一叶,至十五日日落一叶。若月小,则餘一叶,见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蓂荚,一名歷荚,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数。”歷,一本作“历”。参见“蓂荚”。

历草 详细释义

历草,即蓂荚。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它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每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因数荚多少,可知月的日数,故又称月荚、月蓂、历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