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折狱

[shé yù]  

折狱 基本解释

[shéyù]

判决诉讼案件。

折狱 详细解释

  1. 判决诉讼案件。

    《易·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孔颖达疏:“断决狱讼。”唐许浑《新兴道中》诗:“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明沉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可信片言能折狱,莫将王法等閒看。”章炳麟《复仇是非论》:“明知听讼折狱之制不能至周,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而有所假借宽贷於人。”

折狱 详细释义

折狱,折进大狱。参见《易经》: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吕刑》: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理解】孔子说:“片言只语就可以折进大狱的,子路不也就是如此的吗?”子路答应什么,没有藏着掖着的。分析:【片言】因言获罪,不只在‘只言片语’本身,更主要是为对手提供了‘机会’。【折】折断,去掉。如损兵折将。参见《左传》为孺子牛而折其齿。【无宿诺】没有答应过的话是在睡大觉的,也即是已经答应过的,没有藏着掖着的。喻:出言不慎,过于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