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正阳

[zhèng yáng]  

正阳 基本解释

[zhèngyáng]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成玄英疏:“六气者,李颐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汉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晋杜预注:“正月,夏之四月,周之六月,谓正阳之月。”北周庾信《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司马贞索隐引文颖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

正阳 详细解释

  1. 指日中之气。

    《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成玄英疏:“六气者,李颐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 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晋杜预注:“正月,夏之四月,周之六月,谓正阳之月。”北周庾信《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 指南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司马贞索隐引文颖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