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险阻

[xiǎn zǔ]  

险阻 基本解释

[xiǎnzǔ]

(道路)险恶而有阻碍,不容易通过:崎岖~的山路。

险阻 详细解释

  1. 险要阻塞之地。

    《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唐韩愈《送郑尚书序》:“依险阻,结党仇,机毒矢以待将吏。”清恽敬《浙江分巡李公墓表》:“歷险阻,忍饥渴,以致得疾。”陈毅《昆仑山颂》:“地大势高无险阻,到处川原一綫平。”

  2. 险要。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以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

  3. 喻艰难困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险阻 近反义词

险阻 详细释义

指道路行进中的危险、困难、障碍。亦借指所经历的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