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条条

[tiáo táo]  

条条 基本解释

[tiáotáo]

1.〈量〉每一条。

2.〈形〉用于“赤条条”。形容身上一丝不挂,毫无遮掩。

[tiáotiáo]

1.指条例、条文、规定等。

2.指纵向的组织系统;纵向的领导关系。

条条 详细解释

  1. 谓有条理、有次序。

    《尔雅·释训》:“条条秩秩,智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如天之为》:“其在人者,亦宜行而无留,若四时之条条然也。”明王廷相《慎言·五行》:“独不见水中之鳞乎?曲港之瀆,其生条条尔。”

  2. 畅达貌。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奉本》:“其基壤之所加,润泽之所被,条条无疆。”

  3. 犹言每一条。

    宋张先《蝶恋花》词:“移得緑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清陈维崧《师师令·汴京访李师师故巷》词:“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4. 犹萧萧。形容风声。

    清尤侗《瑶宫花史小传》:“但见残釭明灭,纸窗风声条条,若有弹指而泣者。”

  5. 指各项事业的组织系统。与“块块”相对。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那个时候,也确是有些干涉过多,上面‘五多’,条条往下插,插得下面很乱。”

  6. 指条文。

    《人民日报》1965.2.24:“一个革命战士,不能光看到职责规定的条条,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情,就要拚上命去干。”

条条 详细释义

条条是为人为制定的一些条文、规定等我最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