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须索

[xū suǒ]  

须索 基本解释

[xūsuǒ]

1.索取;勒索。《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辽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京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

2.必须,须要。《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亲家请俺两口儿吃酒,须索走一遭去。”明康海《粉蝶儿·代友人宦邸书怀》套曲:“论孤高须索向青门学种瓜,论读书怎可似庄周言飘瓦?”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今日约到冶城道院,同看梅花,须索早去。”

3.一定,必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

须索 详细解释

  1. 索取;勒索。

    《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辽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京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

  2. 必须,须要。

    《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亲家请俺两口儿吃酒,须索走一遭去。”明康海《粉蝶儿·代友人宦邸书怀》套曲:“论孤高须索向青门学种瓜,论读书怎可似庄周言飘瓦?”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今日约到冶城道院,同看梅花,须索早去。”

  3. 一定,必定。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