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俗字

[sú zì]  

俗字 基本解释

[súzì]

俗体字。

俗字 详细解释

  1. 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2. 习用而无新意之字或不高雅之字。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郭绍虞校释引陶明濬《诗说杂记》:“何谓俗字?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红楼梦》第七六回:“﹝‘凹’字﹞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青苔赋》……不可胜举,只是今日不知,悮作俗字用了。”

俗字 近反义词

俗字 详细释义

俗字的读音是súzì,俗字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