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土团

[tǔ tuán]  

土团 基本解释

[tǔtuán]

由当地人组成的武装集团。《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甫斩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元年》:“军士八百,外有土团五百人。”胡三省注:“团结土人为兵,故谓之土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由此威声大震,远近避乱者从之如市,得土团三百餘人。”《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日提督府兵丁,抢人家妇女,土团不依,闹起事来,幕中朋友説,须地方官弹压。”

土团 详细解释

  1. 由当地人组成的武装集团。

    《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甫斩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元年》:“军士八百,外有土团五百人。”胡三省注:“团结土人为兵,故谓之土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由此威声大震,远近避乱者从之如市,得土团三百餘人。”《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日提督府兵丁,抢人家妇女,土团不依,闹起事来,幕中朋友説,须地方官弹压。”

土团 详细释义

词目:土团拼音:tǔtuán1、“土团”是唐代后期南方“土军”的构成之一,它常见诸于晚唐史籍。意思由当地人组成的武装集团。张泽咸认为“土团”是团练兵的一种,它比团练兵更具地方色彩;而徐嫩棠依据《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二年五月中书门下的状,认为“团结又称土团、乡兵”,即“土团”兵等同于团结兵;方积六认为“土团”是唐代后期团结兵最重要的一种。笔者认为如果从宽泛的意义而言,将“土团”归于团结兵的范畴应该可以接受,但它们之间毕竟是有区别的。《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甫斩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元年》:“军士八百,外有土团五百人。”胡三省注:“团结土人为兵,故谓之土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由此威声大震,远近避乱者从之如市,得土团三百馀人。”《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日提督府兵丁,抢人家妇女,土团不依,闹起事来,幕中朋友说,须地方官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