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燕石

[yān shí]  

燕石 基本解释

[yānshí]

1.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4.指燕然石。

燕石 详细解释

  1. 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

    《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晋郭璞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圣水》:“圣水又东,逕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清谈迁《故宫赋》:“卜我郟鄏,重拓帝城。神木自效,燕石相迎。”

  2. 《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晋葛洪《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燕石之售哉!”唐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石齐。”石,一本作“珉”。清胡凤丹《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燕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 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郭璞《<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唐包佶《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宋苏轼《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4. 指燕然石。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燕石上,佇光纶綍汉庭中。”冯浩笺注:“《后汉书》:竇宪大破北单于於稽落山,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令班固作铭。”唐霍总《塞下曲》:“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参见“燕然石”。

燕石 详细释义

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亦称"燕珉"。喻不足珍贵之物。(1).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晋郭璞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圣水》:“圣水又东,迳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清谈迁《故宫赋》:“卜我郏鄏,重拓帝城。神木自效,燕石相迎。”(2).指燕然石。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庭中。”冯浩笺注:“《后汉书》:窦宪大破北单于於稽落山,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令班固作铭。”唐霍总《塞下曲》:“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参见“燕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