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执守

[zhí shǒu]  

执守 基本解释

[zhíshǒu]

1.持守;坚持。《参同契》卷下:“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章炳麟《代议然否论》:“余固非执守共和政体者。”

2.犹操守。亦指保持节操。唐赵璘《因话录》卷五:“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其执守如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上无执守,为汝辈所惑。”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吾尝斥之,以为执守未坚,而沦没於富贵之中,则鲜不毁方而合矣。”吴晗《论晚明“流寇”》:“廷臣则善私而不善公,善结党而不善自立,善逢迎而不善执守。”

执守 详细解释

  1. 持守;坚持。

    《参同契》卷下:“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然必顾瞻礼义,执守规矩,不犹愈于学非而博者乎!”章炳麟《代议然否论》:“余固非执守共和政体者。”

  2. 犹操守。亦指保持节操。

    唐赵璘《因话录》卷五:“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其执守如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上无执守,为汝辈所惑。”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往者士人多以借权为良策,吾尝斥之,以为执守未坚,而沦没於富贵之中,则鲜不毁方而合矣。”吴晗《论晚明“流寇”》:“廷臣则善私而不善公,善结党而不善自立,善逢迎而不善执守。”

执守 近反义词

执守 详细释义

执守,拼音是zhíshǒu,出自《参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