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僧徒

[sēng tú]  

僧徒 基本解释

[sēngtú]

和尚的总称。

僧徒 详细解释

  1. 僧人,僧众。

    《魏书·释老志》:“太祖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唐韩愈《送僧澄观》诗:“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姚刑部曰:‘唐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宋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僧徒 近反义词

僧徒 详细释义

僧徒sēngtú[monk]僧侣、和尚的通称僧人,僧众。《魏书·释老志》:“太祖闻其名,诏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绾摄僧徒。”唐韩愈《送僧澄观》诗:“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胡蕴玉《序》:“姚刑部曰:‘唐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录。宋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