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三圣

[sān shèng]  

三圣 基本解释

[sānshèng]

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三圣 详细解释

  1. 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汉董仲舒《贤良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汤法三圣。”颜师古注:“三圣,谓尧舜禹也。”

  2. 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朱熹集注:“三圣,禹、周公、孔子也。”

  3. 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世歷三古。”颜师古注引韦昭曰:“伏羲、文王、孔子。”清王鸣盛《蛾术编》卷三:“伏羲画六十四卦,文王作卦辞,爻辞,孔子作十翼……歷数三圣。”

  4. 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汉书·诸侯王表序》:“三圣制法,立爵五等。”颜师古注:“三圣谓文王、武王及周公也。”三国魏曹植《丹霞蔽日行》:“周室何隆,一门三圣。”黄节注:“一门三圣,谓文、武、周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