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主皮

[zhǔ pí]  

主皮 基本解释

[zhǔpí]

1.古代乡射礼共射三次,第二次以射中皮质的箭靶为主,故称“主皮”。

2.泛指射中目标。

主皮 详细解释

  1. 古代乡射礼共射三次,第二次以射中皮质的箭靶为主,故称“主皮”。

    《周礼·地官·乡大夫》:“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主皮谓善射。”孙诒让正义引凌廷堪曰:“三曰主皮者,即乡射礼之三耦及宾、主人、大夫众耦皆射也。司射命曰:‘不贯不释。’盖取其中也,故谓之主皮。马氏《论语》注‘次主皮为能中质’是也。是谓第二次射……主皮之名,盖起於大射。大射张皮侯,以皮饰侯,又方制之以为鵠,故以中鵠为主皮。”

  2. 泛指射中目标。

    唐耿湋《和王怀舟观西营秋射》诗:“主皮山郡晚,饮算柳营寒。”宋王禹偁《射宫选士赋》:“取于德而不尚力,非蹲甲而射之;求诸己而不反于身,乃审固而中矣。是谓绎志,孰云主皮?”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折:“蹬弩开弓那威势,一箭箭往前射;则见他金莲朵朵遮胸臆,早难道射不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