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童蒙

[tóng méng]  

童蒙 基本解释

[tóngméng]

年幼无知的儿童。

童蒙 详细解释

  1. 幼稚愚昧。

    《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三国魏嵇康《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

  2. 指无知的儿童。

    晋葛洪《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唐元稹《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朱自清《<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

  3. 指童年。

    唐韩愈《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清钱谦益《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篤疾之餘,训子童蒙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