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素王

[sù wáng]  

素王 基本解释

[sùwáng]

古指有治理天下的德才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汉代的一些儒者称孔子为素王。

素王 详细解释

  1. 上古帝王。

    《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

  2. 犹空王。谓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

    《庄子·天道》:“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郭象注:“有其道为天下所归,而无其爵者,所谓素王自贵也。”汉贾谊《过秦论下》:“诸侯起於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能立素王之业者,不必东鲁之丘。”胡思敬《政变月记》:“方今圣人在上,奋发有为。康有为必欲以衰周之事,行之今时,恐人人存改制之心,人人谓素王可作。”

  3. 指孔子。

    汉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淮南子·主术训》:“孔子之通,智过於萇宏,勇服於孟賁……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玄圣创典,素王述训。”唐刘沧《经曲阜城》诗:“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清孔尚任《桃花扇·鬨丁》:“百尺翠云巔,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陈去病《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二:“《春秋》素王业,今古復焉如。”

素王 详细释义

孔子的别称。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这是真正的王。所谓“素王”,是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权势就永远存在。称孔子为“素王”,等于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为“空王”是同样的道理。不需要人民,不需要权力,而他的声望、权威和宇宙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