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六诏

[liù zhào]  

六诏 基本解释

[liùzhào]

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詔”。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詔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宋陆游《晚登横溪阁》诗:“瘴雾不开连六詔,俚歌相答带三巴。”清陆元辅《送文介石学博归滇南》诗:“三江日月孤臣老,六詔风烟万里归。”吕志尹《过黔楚界喜晴》诗:“六詔乡关常恨别,三湘春水无情流。”参阅《旧唐书·南蛮西南夷传》、《新唐书·南蛮传上》。

六诏 详细解释

  1. 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詔”。

    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詔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宋陆游《晚登横溪阁》诗:“瘴雾不开连六詔,俚歌相答带三巴。”清陆元辅《送文介石学博归滇南》诗:“三江日月孤臣老,六詔风烟万里归。”吕志尹《过黔楚界喜晴》诗:“六詔乡关常恨别,三湘春水无情流。”参阅《旧唐书·南蛮西南夷传》、《新唐书·南蛮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