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灵隐寺

[líng yǐn sì]  

灵隐寺 基本解释

[língyǐnsì]

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唐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工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灵隐寺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清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

灵隐寺 详细解释

  1. 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

    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唐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工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灵隐寺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清陈维崧《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