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乌拉

[wū lā]  

乌拉 基本解释

[wūlā]

1.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

2.服这些劳役的人。‖也作乌喇。

[wùla]

东北地区冬天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乌拉草。也作靰鞡。

乌拉 详细解释

  1. 指旧时西藏地区,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亦指这种服役者。

    《卫藏图识·赋役》:“至於士民之服役者,名乌拉。凡有业之人,勿论男女皆与其选。”

  2. 指衬垫有乌拉草的靴子。

    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我们换上了浅蓝色的棉工作服,脱掉了牛皮乌拉。”参见“乌拉草”。

乌拉 详细释义

乌拉(满语,穆麟德:ula)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松花江畔(今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而得名。乌拉在满语中意为“江”。明末曾盛极一时、颇为繁华,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