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涕泪

[tì lèi]  

涕泪 基本解释

[tìlèi]

1.眼泪。

2.眼泪和鼻涕:~俱下。~交流。

涕泪 详细解释

  1. 鼻涕和眼泪。亦专指眼泪。

    汉王粲《赠蔡子笃》诗:“中心孔悼,涕泪涟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欲絶,目犹烂然。”宋司马光《送张兵部知遂州》诗:“闻道西州遗画像,使我涕泪空霑衣。”《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他就接连不断地打了无数的喷嚏,闹得涕泪交流。”

  2. 涕泪俱下;哭泣。

    《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涕泪。”唐杜甫《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诗:“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纫针》:“妻携女归告两弟。两弟任其涕泪,并无一词肯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