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愤然

[fèn rán]  

愤然 基本解释

[fènrán]

形容气愤发怒的样子:~离去。

愤然 详细解释

  1. 奋发貌。

    《淮南子·人间训》:“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宋王禹偁《盐池八十韵》序:“天实惠我,使之补亡……游览之际,愤然成章。”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

  2. 气愤貌。

    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下:“杨刘之学盛于一时,其裁割纂组之工极矣,石介愤然以为破碎圣人之道,著论排之甚力。”明李贽《开国小叙》:“盖自其託身皇觉寺之日,已愤然於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沙汀《淘金记》二五:“‘什么叫面子哇?’寡妇愤然作色地说,连自己也没料到地变激昂了,‘我的面子早丢完了!’”

愤然 近反义词

愤然 详细释义

愤然,汉语词语,形容愤怒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