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首查询 | 按拼音查询 | 按笔画查询

暖耳

[nuǎn ěr]  

暖耳 基本解释

[nuǎněr]

1.耳套。寒冷时戴在耳朵上以保暖。

2.煖耳:耳套。

暖耳 详细解释

  1. 耳套。寒冷时戴在耳朵上以保暖。

    明杨慎《升庵诗话·耳衣》:“唐人边塞曲:‘金装腰带重,锦缝耳衣寒。’耳衣,今之暖耳也。”

  2. 煖耳:耳套。

    唐人称耳衣。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见阁,必乎摘煖耳藏之。”

暖耳 详细释义

汉族服饰。耳套,唐人称“耳衣”。戴在耳朵上御寒的用具。古人于隆冬严寒之际护耳防冻的耳套。曾为统治阶级所专用。如中国明代百官入朝就戴暖耳以御寒。暖耳一般用狐皮制作,有的仅把双耳遮住,如后世的“耳套”;也有把纱帽全部笼上的,犹如“风帽”。